| English| |

美欧对俄货币制裁及人民币国际化在俄罗斯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07 来源:国际合作中心

一、俄罗斯与美欧在货币领域的博弈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多国联合对俄罗斯实施了货币领域的制裁:美国财政部禁止与俄央行等机构开展业务;把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欧元当作制裁武器,直接冻结俄罗斯外汇资产;将俄罗斯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把卢布汇率当作攻击目标,力图通过多重制裁相互叠加迫使俄罗斯屈服。在与美欧对立逐步加强的背景下,俄罗斯对制裁问题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俄罗斯要在长期制裁背景下谋生存,首要任务是储备充足的外汇资产。其次,对现有外汇储备结构进行调整。此外,俄罗斯试图依靠自身努力打造强势卢布,强力推行“卢布支付令”。虽暂时突破了美欧对俄罗斯的货币制裁,但北溪管道被破坏以及欧洲国家逐渐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俄罗斯所期望的以天然气为武器应对西方制裁的效果减弱。在美欧货币制裁背景下,俄罗斯或被动或主动地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脱钩,人民币成为俄罗斯突破美欧货币制裁的优先选择。

二、人民币国际化在俄罗斯的新发展

在乌克兰危机加剧背景下,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仍保持正常发展。与此同时,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一)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第一,中俄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不断提高。传统上,中俄双边贸易主要以美元和欧元进行结算。2022年9月后,俄中两国已经转向以人民币结算供应能源。第二,维萨卡、万事达卡停止在俄罗斯服务后,中国的银联卡成了在俄罗斯运行的唯一国际支付系统。第三,俄罗斯在与印度,亚非拉等第三方国家的贸易中出现人民币结算的案例。

(二)人民币在俄罗斯资本市场所占份额迅速增加俄乌冲突前,莫斯科交易所对人民币的需求较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人民币的需求在增长。俄罗斯是世界各国持有最多人民币资产的国家。截至2021年年底,俄罗斯以人民币计价的储备约占各国人民币储备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各经济体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中,俄罗斯名列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和英国。

一是在外汇交易更多使用人民币。莫斯科交易所是俄罗斯主要的外汇市场。2010年底,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开始交易。俄乌冲突爆发前,莫斯科交易所货币兑换业务中占最大份额的是美元/卢布,其次是欧元/卢布交易。2022年8月,人民币已稳步领先于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货币。

二是证券交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是俄罗斯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主要经营外资股交易。2022年6月20日,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推出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交易,已有80家中国公司在圣彼得堡交易所交易,未来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

三是在债券交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俄罗斯境内人民币的储备也在逐步增加,从而在人民币的计价、支付、储备、投资等环节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闭环。在此背景下,四家俄罗斯公司发行了人民币计价的六种债券,总融资额达到256亿元。此外,莫斯科交易所还推出与人民币金融工具挂钩的共同基金,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指数。

(三)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和国家福利基金中所占份额进一步增加美欧实施的制裁使得俄罗斯近一半央行资金被冻结,严重影响和打击了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活动,俄罗斯加快了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或欧元的步伐。1.人民币在俄央行黄金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不断增加。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积累了约6 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018年到2023年1月间,俄央行在外汇储备结构调整方面的最主要变化就是美元的份额大幅减少,人民币份额逐步增加。2.人民币在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中的比例迅速增加。2021年2月之前,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的结构是美元和欧元各占45%,英镑占10%。从2021年到2023年短短两年间,人民币资产在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中的份额从零迅速增加到60%,而美元的份额从35%降为零。3. 俄中央银行从国家福利基金出售一定规模的外币以维持预算平衡和卢布的汇率。多年来,这种外币只能是美元(或欧元)。在2023年1月的新预算规则下,人民币取代了美元、欧元的特殊地位。

三、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的原因

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有多方面原因。

(一)美欧对俄罗斯的货币制裁是主要原因货币制裁对经济活动造成致命打击,美欧的货币制裁使得俄罗斯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极为狭小,人民币成为俄罗斯突破美欧制裁的为数不多的选择,美欧对俄罗斯的货币制裁是人民币国际化在俄罗斯取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俄罗斯货币当局有意借助人民币突破西方制裁俄乌冲突爆发前期,俄罗斯曾有意打造强势卢布,将卢布打造成为国际能源支付货币。“卢布支付令”在短期内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因多重因素导致卢布在全世界的接受度并不高。转向人民币是俄罗斯在当前被货币制裁背景下的理性和最优的选择。俄罗斯货币当局也有意借助人民币突破美欧的货币制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过多年努力,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全球货币支付结构中,人民币所占比例正在不断提高。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主管机构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升,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倡导建立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是美西方实施制裁后,俄罗斯的国家支付系统也遇到麻烦,银联系统成为俄罗斯人在境外使用外币支付的重要方式。二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俄罗斯几十家主要的银行都先后开始加入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三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包括俄罗斯在内在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且成本较低,各国转向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日益增强。

(四) 中国对俄乌冲突所持立场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美欧及其盟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制裁,但美欧等国(或地区)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中国等150多个国家也没有参与美欧发起的制裁,目前美欧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属于单边制裁。中国在对俄关系中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与俄乌双方均保持着正常外交关系且积极劝和促谈。中国的外交立场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成就及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使得俄罗斯转向到人民币成为可能;转向使用人民币也满足了俄罗斯同其他国家在制裁背景下保持正常贸易。

四、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的影响和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在俄罗斯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第一,俄罗斯主动转向人民币既是俄货币当局的无奈选择,也是俄罗斯冲击当前国际货币格局的大胆尝试。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发展是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客观体现,也是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客观反映。第二,俄罗斯的“去美元化”措施将引导世界各国探索新的“去美元化”路径。美欧对俄制裁已演变为俄罗斯对美欧及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第三,俄罗斯曾一度实施“转向欧元”的政策,俄乌冲突中欧洲各国的政策标志着俄罗斯“转向欧元”政策的彻底失败。第四,美欧等国的制裁及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标志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第五,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货币当局的愿望和发展方向,但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迅速增长却非中国货币当局主动推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探寻绕开美元/欧元的路径。

“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关系,只在时间上有先后的承接关系,人民币还远达不到替代美元的程度。但在一个世界主要大国中,人民币初步获得了超过美元的地位。同时,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迅速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俄国内部开始担心对人民币的依赖不利于俄罗斯经济金融安全;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地位提高使得中国外交面临来自美欧各国的压力;此外,人民币逐渐成为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突破西方货币制裁的优先选择,也将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面临美欧各国的压力。人民币在俄罗斯的新发展标志着俄外交“向东转”的战略正在取得积极进展,是国际关系史和国际经济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国际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真实写照。(作者:许文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