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动态 > 时事资讯 >

和解与合作仍是中东国家的主要选择

发布时间:2024-01-11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矛盾复杂、冲突多发,但近些年该地区出现国家间关系缓和的罕见趋势。2023年这一趋势愈加显著,和解与合作开始流行,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地区国家重视,虽然该地区仍存诸多冲突隐患,但总体上合作大于风险。

640

2023年11月11日,伊朗总统莱希启程前往沙特,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峰会。这是伊朗和沙特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伊朗总统首次前往沙特。

沙伊和解带动地区“和解潮”

2023年中东地区出现“和解潮”。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这一对“中东夙敌”宣布决定恢复外交关系,此消息一出,世界为之震动,中东国家亦深受鼓舞。随后,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关系开始改善,5月7日,叙利亚重获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资格。与此同时,沙特与以色列的幕后接触也开始增加。此外,土耳其与埃及、埃及与叙利亚、巴林与叙利亚、巴林与伊朗等国也纷纷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或进行复交谈判。沙伊和解是近些年中东地区缓和趋势的继续,它标志着中东大国开始进一步弱化强调地缘政治竞争与军事选项的传统政策考量,并通过协调与合作的管理型思维处理国家间的重大关切。

中东地区发展趋势的转变,一是与中国长期在中东地区呼吁以对话合作解决问题并身体力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关系密切;二是与美国在中东持续的战略收缩并降低军事参与有直接关系。美国自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战略重心一直在向亚太地区转移,尽管美国的注意力不得不一再被拉回中东地区,但整体上美国对军事参与中东事务的兴趣在不断下降,对中东国家的军事支持也在逐渐减少,要求中东盟国分担地区安全责任的意愿越来越强。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在总体上不加重本国军事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撮合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组建包括被称为“中东四边机制”(I2U2)在内的多种合作机制间接管理中东事务,并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竞争。

2023年中东地区的合作趋势继续加强。在地区出现政治“和解潮”的大背景下,中东国家之间、中东国家与域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恢复并向纵深发展。沙伊复交后,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提上日程,双方正协商恢复多种合作机制。沙特、埃及、阿联酋、巴林等国与叙利亚政府之间,土耳其与埃及之间,一些政治和经济领域合作也在恢复之中。不仅如此,中东国家还集体转向寻求与亚洲国家合作,这是一个重大且具有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转变,地区国家变革图强的决心和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是这一转变的关键驱动力。

以海合会国家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为例,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的3830亿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5160亿美元,2023年这一数据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70亿美元,几乎是2021年的两倍。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与中东各国的贸易总额达5071.52亿美元,中国持续保持中东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东国家加强了与中国在政治、技术、能源、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随着“沙特2030愿景”“卡塔尔2030愿景”“阿联酋2030愿景”与“科威特2035愿景”等发展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对接,中东国家正努力摆脱石油经济,以期实现经济转型。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已将国家优先事项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

冲突隐患仍存

然而,中东地区仍有一些重大冲突和矛盾隐患尚未解决。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之一,如今其主要表现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的口头指责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本轮巴以冲突给地区安全形势造成一定冲击,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冲突会损害地区国家的长期合作意愿与经济发展前景,海合会国家与亚洲国家的双边贸易增长趋势也很可能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2011年所谓“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地区国家内战,截至2023年,还有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的战事没有完全结束。目前这些国家内部各派势力进入了相对平衡的平静期,但未来仍有再次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例如,埃及在西奈半岛清剿各派恐怖势力和武装分子的战斗虽已退潮,但远未结束;土耳其跨境打击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斗争,目前虽进入僵持状态,但尚难言结束;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逊尼派政治军事派别与库尔德武装之间仍矛盾重重,存在擦枪走火的风险;被认为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力量,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叙利亚伊玛目侯赛因旅、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也门胡塞武装等,也可能会继续与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发生冲突。(作者:高尚涛 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